當前位置:首頁 » 英語教育 » 小學英語課題申報書

小學英語課題申報書

發布時間: 2021-03-15 01:39:29

㈠ 如何培養小學生的英語日常口語交際能力的課題申報表

"說"是一個襲創造性地的運用語言的過程,語言就是因實際的需要而產生的,所以可以說"實際性"是揄揚最大的特徵."說"對於語言的運用及發展,作用十分重大.在小學階段,就應著手培養學生的"說"語能力.
從多年的教學實踐可以看到,我們的小學生在英語課上"不敢說"或"不敢不說",主要表現為以下幾個方面:
2. 某些學生愛面子,不肯說,是"不願張口說".
3. 聽懂了對方的話,但自己的表達欠佳,不能陳述自己的觀點,為"能流暢的說".
4. 怕出錯,有畏懼心理,因而"不敢放心地說"
小學英語教學目標要求,應培養學生學習英語的興趣,建立一定的口語交際能力,應從以下幾個方面入手:

㈡ 如何寫課題申請書

如何寫課題申請書
2007年,市教科所共收到小學語文市級申報課題11篇,小學數學市級申報課題10篇。市小語、小數室組織力量對申報材料進行了認真的評選,初評工作現已結束,並將評審結果上報市教育教學研究規劃領導小組審核。

本年度申報市級的小語小數課題數量大幅度減少,較2006年減少了一半,說明區縣已經經過認真篩選,反映出課題申報工作趨於理性,正在走向正軌。
縱觀本次申報的21個小語小數課題,涉及的面是比較廣泛的,准備工作是比較充分的。如小語課題涉及到校園文化建設方面、家鄉資源開發與學科教學整合方面、閱讀方式及創新作文教學模式方面的、學習方式改革方面的;小學數學課題更多考慮的是教師專業成長、師生教與學方式的變革以及如何開發數學教學資源等方面的問題探討。填寫課題申請書總體是比較規范的,黃山區推薦的課題在這一方面表現得更為突出,黟縣也做得比較好。

在審查本次市級課題立項工作中,我們也發現了如下的問題:
1、課題論證針對性不強,理論套路過多,言過其實。研究內容與預計突破存在泛泛而談不具體的現象,缺乏專業化語言表述;有的課題雖有專業化語言,但都是理論的堆砌,絲毫沒有涉及到該項課題,存在著「兩張皮」的現象。還有的課題名稱與研究內容有不盡一致的地方,側重點把握不準。
2、研究內容和切入口均過大,有的甚至要形成理論和實踐模式,顯然不是基層學校在如此短的時間內、如此人力條件下能完成了的。還有的課題缺乏科研含量,只是一些普通的教學活動而已。

3、缺乏課題國內外研究現狀的分析,有3個課題根本變沒有談這方面的內容,對相關資料准備不充分。
4、填寫課題申請書馬虎,存在排版格式不正確、不美觀和標點符號混亂的現象,連起碼的語句重復問題都未能校對出來就草草上報。有的課題是手寫的(這是可以的),但字跡潦草,甚至看不清。盡管我們評審專家都很認真,但申報者自己都如此馬虎,還能要求別人對你的作品仔細地審閱嗎?

本著面向基層、鼓勵為主的原則,我們對市級課題立項審核工作還是比較寬松的。希望被市級或省級立項的課題組把過程做扎實,遞交結題報告和申請書時要認真、規范。
現在,就「教師如何撰寫課題申請書」這一問題做一簡單的思考,供老師們參考。
第一部分 功夫在詩外
做一個課題主要有三大步:第一步選題,立項;第二步就是實踐操作;第三步是分析、總結。每步又有具體的做法,今天主要談第一個方面。

一、要學會選題
在剛進入課題研究時,選題是非常重要的,因為它為我們的課題研究規定了方向和一定的范圍。雖然題目以後可以改,但選一個確切、實用、新穎的題目還是應該慎重的。
那麼,哪裡去找我們課題的靈感呢?

首先我們要有問題意識。
要做教育、教學的有心人,平時時時處處留心觀察,在工作中要多問幾個為什麼。善於發現、工作中的問題,總結自己的教學經驗。這是符合「想好了做」這個教育科研的重要特徵的。如學生不喜歡舉手發言這個現象,就可以當一個問題:「學生為什麼不喜歡舉手發言?」答案僅僅是他的智力問題嗎?僅僅是他的個性問題嗎?不是的。如果你以科研的意識去和學生交談,去調查一下。就會發現學生上課不舉手發言的原因是五花八門的:有學習態度的原因,預習不充分;有學習能力的原因,自己學不會;有心理因素的原因,膽子小 ……這時,你再反思:小孩是求知最強烈的,他們對世界充滿了好奇,滿腦子的問號,但他們為什麼在課堂上不想問?小孩是最天真的,他們總想早點長大,能與大人對話,但為什麼他在課堂上寧願選擇沉默。這就是問題。「如何來調動學生課堂的主體參與呢?」這樣,一個課題就形成了。

其次,我們要關注學生。
課題研究的最終目的是為了促進每位學生的發展。我們的研究是為學生服務的,我們研究的對象是學生,在課題研究中了解學生的現狀是必不可少。因此,在日常工作中我們要樹立「學生為本」的意識,可以通過設計調查問卷、談話法、觀察法等了解你的學生的認知、能力、情感等方面的現狀,並進行分析,從而尋找課題研究的來源。
學生的困難就是我們要研究的課題,學生的不足、缺點就是我們要研究的課題。作為一線教師我想我們不缺課題的來源,我們缺乏的是從看似平常的工作中提煉有價值的課題的意識。

如這次歙縣城關小學申報的 「數學教學活動如何促進學生的有效學習與全面發展」 課題從了解學生的學習方式,結合新課標要求想到了現在的孩子學得不主動,他們習慣於到課堂上聽老師說,自己做學習的旁觀者;學得不愉快,感到作業是一種負擔,認為是為了完成老師的任務。新課標提出「學生是學習的主人」。它突出自主性,鼓勵每個學生積極參與,從學習內容的確定,學習活動的組織實施,到學習成果的呈現,充分尊重學生的自主權,它特別注重探索和研究的過程,注重在綜合學習的過程中培養學生主動探究、團結合作的精神和創新實踐的能力。因此,構想了「數學教學活動如何促進學生的有效學習與全面發展」課題將有利於改變學生的學習現狀;有助於學生早日形成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有助於學生在數學活動體驗中,形成和發展數學素養。
再次,適合自己的就是最好的。

大家知道,近兩年來,不少學校開展了教育敘事的研究,將回歸經驗總結法的問題提出來。教師將教學過程中發現的新問題、激發出的新思考、新創意記錄下來,通過講自己的課程故事和案例來闡述新的思想理念。實時的反思就是經驗總結,往上升華就是課題研究。觀察中小學相關研究,真正引起共鳴的是那些既有實踐經驗又有理論高度的專家型教師的案例,而且課題研究越深入越是這樣!因為這是教師真正能夠模仿,真正能夠受益的。前蘇聯成就的一批教育家大多都有這樣的背景。何克抗教授曾經說過這樣一句話「真正的教育家出在中小學,不在高校」這句話的確意味深長。

這次申報的黃山區焦村中心校「教學反思與農村小學教師專業成長的實驗研究」、休寧縣秀陽中心校「數學教學中師生互動雙向反思的研究」兩個課題都談到這樣的問題,我認為談的都不錯。

二、要學習理論文獻
選題後要做的工作就是查閱與本題有關的重要文獻,對所選題目進行進一步的了解。通過學習既提升自己的教育、教學的理論素養,為做課題尋找理論支撐,也能確定好我們課題研究的基點。作為一線教師可以從以下幾方面來提高自己的教育、教學理論認識水平。

1、學習專業理論知識。如教育學、心理學方面的書籍、報刊和雜志。但是為了節省時間,最好是看教育文摘類的雜志和報刊,閱讀文獻綜述、科研情報及動態之類的東西。盡量在有限的時間里獲取最大的科研信息量。
2、學習課程標准。課程標準是指導我們教育工作的理論依據,也是新的教育觀念、理論在學科中具體反映,能使我們以最捷徑的方式汲取課題研究的理論知識。不管是用什麼教材的,都要以新的教學理念,新的教學方式投入到這場教育革命。因此,了解整個課程改革的目標和背景,了解新的教學理念和策略是我們做好課題的方向。我想再忙、再累,自己所教的學科的「課程標准」是一定要仔細研究的。從新的課程理念、目標、內容、評價等方面也可以尋找到我們課題研究的依據。使我們的課題既有實用價值的,又有一定的理論支撐和可操作性。

3、要學習他人的優秀經驗。當確定了研究的課題後,還很有必要去收集別人關於同類課題的研究的資料,學習他人的經驗。這樣,能使我們了解自己所做的課題是在什麼層面上:別人在這個問題上已經做過哪些工作?解決了哪些問題?還有什麼有待我們去研究的?他們用什麼方法研究的?結果是否科學?了解別人研究的程度,一方面可以讓我們根據自身的特長、能力有選擇地進行具體的研究,另一方面,可以避免「撞車事件」,重復被人的老路,造成精力、物力上的浪費。學習他人的經驗,可以看名人的專著,還可以上網根據你研究的課題檢索。

三、要設計好課題方案

我們的老師在課題時往往只准備一份課題申請書,這是不對的。應該事先設計好課題方案,那麼撰寫課題申請書就是一個水到渠成的過程了。

一個詳盡的課題方案,是課題研究成功的保障。課題方案制定好了,課題也就做好了一半。一個課題方案中要明確:研究的問題及其范圍,要採用的研究方法,研究對象的抽樣,時間進度等。其中要研究什麼(研究的內容)一定要明確,可操作性。
設計好課題方案的好處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一) 有助於課題有序的進行

一個詳盡的課題方案,少不了課題研究的步驟。課題的研究步驟主要分「准備階段——實踐階段——總結階段」這三個時間大塊。這樣制定,確保了課題有序地進行,讓研究者明白,每個時間段主要做什麼事。現分步談談:
准備階段:
1、理論學習。收集、查閱、分析有關課題的資料。

2、方案設計。確定研究的內容、目標、步驟。

3、課題論證。請有關專家對課題的科學性 、可行性進行論證。
實踐階段:
1、根據課題研究的內容、策略進行實踐。

2、記錄、收集實驗的書面材料。

3、修正、完善課題的研究方案。

總結階段:
1、整理資料,總結研究實驗情況,做好結題工作。

2、撰寫科研報告、研究論文,全面展示研究成果。

(二)有助於課題的操作落實

一個詳盡的課題方案,必定少不了課題研究的內容和策略。做課題,就是這樣一步一步地做出來的。因此,課題研究的內容、方法的制定是越詳細越好。即你要做什麼,怎麼做,在課題方案里要說清楚,比如,課題研究的方法有觀察法、調查法、行動研究法、教育實驗法等。你課題研究時什麼時候用行動研究法,什麼時候用調查法,都有個講究。如果你在課題方案里詳細計劃好,那麼,當你開始做課題的時候,就有章可行了。一般我們課題研究的方法是行動研究法和教育實驗法結合著進行。行動研究法進行的是形成性實驗,一般在課題研究的前期,教育實驗法進行的是確證性實驗,一般是在課題研究的後期。
(三)有助於課題的反思總結

一個詳盡的課題方案,更少不了課題研究的目的。課題研究目的的制定,給我們做課題反思提供了依據。在做課題中我們應該經常地根據課題的研究目的去反思我們的研究是否達到了預設的目標。從而來總結實驗的經驗,以及修正課題研究的內容和策略。

四、要善於合作交流
1、要得到學生、家長的支持

一個成功的課題研究,離不開學生、家長的支持。特別是學生的支持、配合。因此,當你決定做課題時,一定要讓學生知道你的課題研究的目的和需要他們配合的內容。使學生、家長和老師共同搭建實驗的舞台,這是課題研究成功的基礎。
2、要得到領導、老師的支持

一個成功的課題研究,離不開學校領導、同組老師的支持。課題研究需要一個研討的氛圍,需要理論、實踐的指導……因此,我們在做課題的時候要主動的把你課題研究中遇到的困難與科研室的老師、同組的老師,甚至是不同學科的老師去交流、溝通,盡可能得到別人的幫助和支持。這樣對搞課題研究幫助很大。

3、要得到專家、家人的支持

一個成功的課題研究,離不開專家、家人的支持。課題最終是否成功,最現實的是你做的課題是否獲獎,得到專家的認可。因此,做課題還要去找教研員、找科研專家溝通。盡可能得到他們的指點,使研究的課題更具有嚴密性、科學性。當然,在課題研究的過程中得到家人的支持也是非常重要的。搞課題研究是「想好了做」在課題立項和結題時都要回家看書、寫文章。因此,要取得家人的理解。

第二部分 如何撰寫課題申請書
申報黃山市課題申請書主要包括以下幾個方面:
1、課題名稱
課題名稱就是課題的名字。這看起來是個小問題,但實際上很多人寫課題名稱時,往往寫的不準確、不恰當,從而影響整個課題的形象與質量。這就是平常人們所說的「只會生孩子,不會起名字」。
那麼,如何給課題起名稱呢?
(1)名稱要准確、規范

准確就是課題的名稱要把課題研究的問題是什麼,研究的對象是什麼交待清楚,比如我們現在有一個課題名稱叫「黃山市實驗小學教育現代化進程研究」,這裡面研究對象就是黃山市實驗小學,研究的問題就是教育現代化問題。有時候還要把研究方法寫出來,比如 「黃山市實驗小學學生心理健康教育實驗研究」,這裡面研究的對象是黃山市實驗小學學生,而不是其他學校學生,研究的問題的心理健康教育,研究的主要方法是實驗研究,這就說的很清楚,別人一看就知道這個課題是研究什麼。
而有些課題名稱則起的不是很准確,比如「學科教學中德育滲透的研究」這個名稱,就沒有把研究的對象、問題說清楚,你是中學生或者說是小學生、大學生,是所有的學科或者是單指語文、數學等。再比如「口語突破」這個名稱,設想,別人只看題目,就無法看出研究的是什麼問題,好像是語文,又好像是英語,是中學或者是小學,是高中或者初中更沒辦法看出來。能不能改為「小學生口語突破英語教學模式研究」。總之,課題的名稱一定要和研究的內容相一致,不能太大,也不能太小,要准確地把你研究的對象、問題概括出來。

規范就是所用的詞語、句型要規范、科學,似是而非的詞不能用,口號式、結論式的句型不要用。因為我們是在進行科學研究,要用科學的、規范的語言去表述我們的思想和觀點。有一個課題名稱叫「培養學生自主學習能力,提高課堂教學效率」,這個題目如果是一篇經驗性論文,或者是一個研究報告,我覺得不錯,但作為課題的名稱,我認為不是很好,因為課題就是我們要解決的問題,這個問題正在探討,正開始研究,不能有結論性的口氣。
(2)名稱要簡潔,不能太長

不管是論文或者課題,名稱都不能太長,能不要的字就盡量不要,一般不要超過20個字。這次學校課題申報表中,我看名稱都比較簡潔、清楚,就不再贅述了。

2、課題研究的目的、意義
研究的目的、意義也就是為什麼要研究、研究它有什麼價值。這一般可以先從現實需要方面去論述,指出現實當中存在這個問題,需要去研究,去解決,本課題的研究有什麼實際作用,然後,再寫課題的理論和學術價值。這些都要寫得具體一點,有針對性一點,不能漫無邊際地空喊口號。不要都寫成是堅持黨教育方針、實施素質教育、提高教育教學質量等一般性的口號。2006年,市教科所與市實驗小學共同申報了一個省級課題,題目是《大語文教育與兒童個性發展》,我們對課題研究的目的和意義是這樣表達的:

「弘揚人的主體性,喚起兒童的主體意識和主體能力,是實施素質教育、開展課堂教學改革的核心所在;是激發兒童學習語文的積極性、主動性、創造性,提高語文課堂教學效率,全面培養學生的個性和整體素質,真正落實素質教育發展目標的重要保障。
「教學實踐表明,兒童作為一個個個性鮮明的生命個體,總是帶著自己已有的知識、經驗和情感來接觸語文材料,他們的學習語文的個性是客觀存在的。我們必須結合語文課的學科特點和時代精神,在廣闊的語文學習環境中充分體現「以學生發展為本」的理念;必須立足於小學語文教學的實際,注重道德情操陶冶和創新精神、實踐能力的培養,發展學生的智力潛能,充分發揮學生的個性,以實現葉聖陶先生提出的「教是為了不教」的最高境界。建立探索性的個體化的主體學習方式,改變一貫由教師「講」、學生被動「聽」的局面。引導學生積極主動地參與到大語文學習活動中去,在廣闊的語文教育教學環境中,通過相互協作、探討、交流,讓學生在寬松、民主、平等的教學氛圍中,自己發現知識、掌握知識,領悟知識的真締,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的能力和創新意識、創新能力、創新精神。

「課題的研究從小學語文課堂教學的實際出發,通過營造大語文教育教學環境,優化現行的小學語文課堂結構,達到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大面積提高小學語文課堂教學質量的目的,探索出一條適合我省小學語文課堂教育教學發展改革之路,為我省廣大小學全面開展素質教育,總結經驗。」

3、課題研究的指導思想

指導思想就是在宏觀上應堅持什麼方向,符合什麼要求等,這個方向或要求可以是哲學、政治理論,也可以是政府的教育發展規劃,也可以是有關研究問題的指導性意見等。對於范圍比較大,時間又很長的課題來講,大家在總的方面,有了一個比較明確的指導思想,就可以避免出現理論研究中的一些方向性錯誤。

4、課題研究的目標

課題研究的目標也就是課題最後要達到的具體目的 , 要解決哪些具體問題。相對於目的和指導思想而言 , 研究目標是比較具體的,不能籠統地講,必須清楚地寫出來。只有目標明確而具體,才能知道工作的具體方向是什麼,才知道研究的重點是什麼,思路就不會被各種因素所干擾。

5、課題研究的基本內容

我們有了課題的研究目標,就要根據目標來確定我們這個課題具體要研究的內容,相對研究目標來說,研究內容要更具體、明確。並且一個目標可能要通過幾方面的研究內容來實現,他們不一定是一一對應的關系。大家在確定研究內容的時候,往往考慮的不是很具體,寫出來的研究內容特別籠統、模糊,把研究的目的、意義當作研究內容,這對我們整個課題研究十分不利。因此,我們要學會把課題進行分解,一點一點地去做。
我們申報的《大語文教育與兒童個性發展》課題的研究內容主要是以下三個方面:

(一)實施大語文教育與促進兒童個性發展關系的研究;
(二)優化小學語文課堂教學基本結構、激發兒童個性發展策略的探索;

(三)以激發兒童個性發展為目的、實施大語文教育教學模式的探索。
具體表現為;

⒈研究小學語文教師的素質對兒童語文個性化學習的影響;

⒉研究大語文教育教學的特徵、方法、途徑以及對激發兒童的個性發展的作用;
⒊研究在小學語文課堂教學中如何處理好預設與生成、文本價值取向與學生獨特 體驗的關系;

⒋研究中華傳統文化教育(經典誦讀工程)對兒童個性發展的影響;

⒌探索實施大語文教育對學生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的影響;
⒍關於小學生課外閱讀現狀的調查與思考以及對優化語文教育教學的影響;
⒎探索小學語文學困生的個性化特徵及對策;

⒏探索能夠激發兒童個性發展、大面積提高小學語文教學效益的質量評估標准;
⒐探索適應激發兒童運用語言能力和創新精神的小學語文教育教學模式;

⒑探索小學語文教學改革對其它學科的影響。

確定課題研究目標時,一方面要考慮課題本身的要求,另一方面要考慮課題組實際的工作條件與工作水平。
6、課題研究的步驟

課題研究的步驟,也就是課題研究在時間和順序上的安排。研究的步驟要充分考慮研究內容的相互關系和難易程度,一般情況下,都是從基礎問題開始,分階段進行,每個階段從何時開始,至何時結束都要有規定。

7、課題研究的方法

教育研究的方法很多,包括歷史研究法、調查研究法、實驗研究法、比較研究法、理論研究法等。一個大的課題往往需要多種方法,小的課題可能主要是一種方法,但也要利用其它方法。

我們在應用各種方法時,一定要嚴格按照方法的要求,不能不三不四,憑經驗、常識去做。比如,我們要通過調查了解情況,我們如何制訂調查表,如何進行分析,不是隨隨便便發張表,搞一些百分數、平均數就行了。

8、課題研究的成果形式

課題研究的成果形式包括報告、論文、專著、軟體、課件等多種形式。課題不同,研究成果的內容、形式也不一樣,但不管形式是什麼,課題研究必須有成果,否則,就是這個課題就沒有完成。
9、課題研究的組織機構和人員分工
在方案中,要寫出課題組長、副組長、課題組成員以及分工。課題組組長就是本課題的負責人。

一個課題組應該包括三方面的人,一是有權之士,二是有識之士,三是有志之士。有權了課題就可以得到更多的支持,有識了課題質量、水平就會更高,有志了可以不怕辛苦,踏踏實實去干。課題組的分工必須是要分得明確合理,爭取讓每個人了解自己工作和責任,不能吃大鍋飯。但是在分工的基礎上,也要注意全體人員的合作,大家共同研究,共同商討,克服研究過程中的各種困難和問題。

經費估算,就是課題在哪些方面要用錢,用多少錢,怎麼管理等。這些要寫清楚,不然專家們是不放心讓你立項的,正所謂「兵馬未動,糧草先行」是也。
今天,談的主要是「如何撰寫課題申請書」這一問題。我們希望我市的小學老師們把你們平時做題時的困惑與煩惱告訴我們,我們共同來探討,解決;我們也希望大家把你們的心得告訴我們,讓全市的小學老師都來分享你成功的快樂!

㈢ 如何培養小學生的英語學習興趣課題申報表

一、建立和諧、融洽的師生關系
俗話說:「親其師而信其道。」科任老師對學生學習英語的興趣的培養有很大的關系。中學生「親師性」較強,但他們的逆反心理也強。如果他們佩服、喜歡科任老師,他們便對這位老師的課感興趣並分外重視,肯下大氣力,花大功夫學這門課,反之,如果他們討厭某位老師,由於逆反心理,他們也就不願意學這位老師授的課。因此,教師要對學生充滿愛,多表揚,少批評,並深入學生,和學生打成一片,了解學生的興趣、愛好以及心理情緒的變化,做學生的知心朋友,建立起相互信任、相互理解、共同進步的良好學習環境。在課堂上,教師應該做到熱愛、尊重、關心每一個學生,使每一個學生都能獲得在課堂上展示風採的機會。在這過程中,尤其要善待後進生,要特別注意給們們創設成功的機會,把合適差生回答的問題留給他們解決。這樣,他們就覺得教師喜歡他們,增強了差生的自信心,學英語的興趣就會越來越濃,教師就收到了良好的教學效果,達到了教學的目的。無論是在教學還是在與學生相處的過程中,教師應該樹立師生平等觀念,《走進新課程》中指出:「民主平等是現代師生倫理關系的核心要求。」
二、分散難點,降低坡度,減少學生學習英語的障礙。
由於使用英語的民族與我們漢民族有著不同的文化背景,因此英語與漢語有著很大的區別;英、漢文字在音、形上迥然不同;在詞義、詞性上也不能完全對等;英語的詞序、語序與漢語也有所不同;英語動詞時態、語態是漢語中所沒有的,這就給中國學生學英語帶來了一定的困難。要讓學生排除母語的干擾,學會地道的英語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我一方面讓學生多讀、多聽、多模仿來培養英語語感,另一方面讓他們把握住英語與漢語的區別。然後再讓學生反復操練,加深理解,掌握英語的習慣表達法,在備課時我反復琢磨學生學習中可能遇到的困難,教學中做到有的放矢。英語動詞的時態是學生最感困難的,我就用學生熟悉的行為動詞造一些簡單易懂的句子,先讓學生聽懂、會講,然後在不同的情景中使用不同的時態的句子,讓學生理解時態的意義,最後再歸納所學過的時態在結構上的區別與聯系。這一做法歸納起來就是:聽說領先,讀寫跟上;精講多練,及時歸納;融匯貫通,舉一反三。這個做法收到了較好的教學效果。此外,記憶單詞是學生最頭痛的事,這中間有學生怕吃苦的因素,也有學習方法問題。因此,研究教學方法,教會學生求知的本領,既能使學生學好,又不使學生感到太累。在單詞的教學上,我從三個方面來指導學生的學法:
(1)構詞法讓學生了解英語單詞也是有一定結構的,不是字母的堆砌。我與學生一起把學過的單詞按不同的構詞法歸類,加深記憶,減少拼寫錯誤。
(2)同音詞、同義詞、近義詞、反義詞的歸類。
(3)按照句子→片語→單詞而不是單詞→片語→句子的順序。如:Every coin has its two sides.我首先讓學生把這句子念得滾瓜爛熟,學生也記住了Everybody has his or her advantages and disadvantages這一句子,不用孤立地記一個一個單詞,這樣學生容易記,不枯躁,用得上,他們的學習興趣也就油然而生。
三、採用形式多樣的新課導入
Well begun is half done。使用單一教學法的課堂是乏味的課堂,即使是一個好方法,也會失去它的魅力。要想把英語課上得有特色,一個吸引學生的與眾不同的好開頭是十分重要的。成功的導入能先聲奪人,引人入勝,培養學生的興趣,激發學生強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慾。例如,在教學Abraham Lincoln時,先告訴學生「A famous American once said in his speech 「American must strengthen government of the people,by the people and for the people.」然後在黑板上寫下所引的話,接著,問學生「Do you know who said it?」一些預習過課文的學生馬上說:「Lincoln」。趁此,在黑板上寫下課題「Abraham Lincoln」。接著用英語講述林肯生平中的一些故事,自然而然地引入課文,使學生對課文發生了濃厚的興趣。
1. 利用圖片 充分利用每篇課文的插圖和與課文有關的具體實物等,開展聽說活動,從而引出課文的主題。
2. 問題導入 教師可根據文章的內容,提出有關切合學生實際又能體現課文內容的問題,使學生在體驗自己的生活中進入新課學習。
3. 學生演講 教師可要求學生在預習新課的基礎上寫一篇與自己生活相關的演講稿,使學生自覺地把演講內容和課文內容有機地結合起來,充分調動學生自覺鑽研教材的積極性。
4. 展開想像 教師給出課文標題,讓學生們展開想像,然後可將自己的想像與課文內容相比較。這樣既可提高口語表達能力,又可提高學生的想像力。
5. 介紹背景 如果課文是某個故事的簡寫或片斷,那麼介紹這個故事的文化背景,主要內容,或者作者生平就能使學生產生興趣。
6. 開展游戲 游戲是英語教學行之有效的方法之一。不管什麼年齡的學生,做游戲總能吸引他們的注意。在游戲中學習和掌握知識,不失為一個好方法。

㈣ 小學英語課題怎樣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結題申請書

「興趣是學習之母」,沒有興趣是學不好的。因為有興趣,學生就會產生積極的情緒;為滿足好奇心,學生就要看、要聽、要想、要問,思維也被激活。教師精心設計教學,就是要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並在成功的體驗中使學生的興趣收到保護和激勵。教師要善於通過各種手段,找准教學的切入口,誘發學生的求知慾。

㈤ 小課題:如何抓住學生的有效注意力,提高英語課堂效率申報表

在英語課堂教學中,教師所傳遞的各種信息,只有受到學生的注意後才能進入他們的意識,那麼如何控制學生的注意力呢?我在18年的中小學英語教學實踐和理論學習中得到這樣的啟發:在英語課堂教學中,根據教材和學生的心理、生理及年齡等特點,激發學生學習興趣,調動其積極性和求知慾,綜合運用直接法、聽說法、交際法和全身反應教學法,是控制學生注意力的有效途徑。
一、運用直觀形象進行教學
在英語課堂教學中,運用直觀形象進行教學,控制中小學生的注意力是符合學生特點的。心理學的研究表明:外加的表象有助於少年兒童學習興趣的提高和注意力的集中。在進行英語字母、音標、單詞、句型和對話的課堂教學中,教師要盡量運用實物、圖片、簡筆畫等來吸引學生的注意力,幫助學生理解記憶。
(一)運用實物或模型
例如教單詞ship和sheep,教師將准備好的實物模型放在講台上,當教ship一詞時,用左手舉起輪船的模型,面對學生說:「Ship,ship,a ship,it』s a ship、」當教sheep一詞時,用右手舉起綿羊模型,對學生說:「Sheep,sheep,a sheep、It』s a sheep、」然後對單詞ship和sheep進行讀音比較,再分別領讀和拼寫。
(二)運用圖片
在進行英語字母、音標、單詞、句型和對話等的教學中,藉助字母卡片、音標卡片、人物圖片等進行直觀教學,能深深地吸引學生。例如:初學英語字母時,有些字母容易混淆,像p和q、b和d形狀相似,課堂教學中我根據它們的形狀,形象地把它們比喻為半把蒲扇,成對地出示字母卡片p和q、b和d,並把它們編成兒歌:「小小蒲扇留半邊,我把扇把舉起來,扇面在上怎麼分,左邊是q,右邊是p,p、q分清不困難。」「小小蒲扇留半邊,我把扇把倒過來,扇面在下怎麼分,左邊是d,右邊是b,b、d分清也不難。」實踐表明:通過這樣形象直觀的教學,能深深地吸引學生的注意力,從而使他們掌握所學的語言知識。
(三)運用教學掛圖或簡筆畫
在英語課堂教學中,有些單詞、片語或對話片斷,如:zoo,park,ck,bird,middle,hill,climb the hill,fly the kite,at school,go to school等,教師可用教學掛圖或用簡筆畫,邊畫邊教。
從英語課堂教學的實踐看:教師巧妙地運用直觀形象進行教學,能吸引學生,使他們注意力集中;能激發學生學習英語的濃厚興趣,使他們易於理解,樂於接受。
二、提倡課前閱讀、預習和動手製作
前蘇聯著名教育家蘇霍姆林斯基在《給教師的建議》一文中指出:「如果在兒童的意識里事先沒有跟教材掛起來的思想,那麼你就無論如何也無法控制住他的注意力,在這里,學生的注意力取決於他事先知道的一系列知識,有了這些知識,他會把毫無趣味的教材看成很有趣味的教材。」我一向鼓勵學生課前閱讀、預習和動手製作有關的學具,了解有關的語言知識,從而構築與課堂教學新內容之間的橋梁,起到「思維導火線」的作用。這樣,在英語課堂教學中,學生的學習會由被動變為主動,會自覺地保持注意力集中,從而發揮其在英語課堂教學中的主體作用,提高課堂教學的效率。
三、遵循認知心理規律,精心設計教學結構
英語課堂教學設計應體現英語教師對課堂教學流程科學而全面的把握,進行科學的英語課堂教學設計是吸引學生注意力並使之持久的重要方法。
(一)注重課題的引入
良好的開端往往是一切課成功的基礎。如果在一節課的開始,教師就能抓住學生的心理,對整節課中學生注意力的集中會大有裨益。新課的引入方法很多,我常常采勸興趣導入法」。例如:開始時,師生一起唱1~2首英語歌曲,學生間用英語自由問答,師生間用英語親切交談,創造和諧的英語課堂氣氛,設法創設有趣的情景和語境,設置問題懸念,從而激發起學生對語言新知識的濃厚興趣,引起學生的有意注意,激起學生的求知慾,繼而使學生不知不覺地保持注意力集中。
(二)遵循學生認知心理規律,掌握好課堂節奏
心理學的研究表明:中小學生的注意規律是不同的,注意的穩定性與年齡成長相關,8歲左右的小學生注意力時間一般不超過20分鍾,而中學生的注意力時間可以超過35分鍾。在注意的分配上,中學生在從事兩種以上的活動時,能同時注意不同的對象,如一面聽課,一面作筆記,而小學生由於書寫還不能自如,很難達到這個程度。可見由於中小學生認知過程中注意的不同特點,教師在課堂教學中必須講究科學的方法,綜合運用直接法、聽說法、交際法和全身反應教學法,牢牢抓住學生的心理,使學生在真實有趣的語言情境中思想高度集中,情緒高漲。英語教學實踐使我深深體會到:(1)在進行英語課堂教學過程中,要將字母、音標、單詞、句型及會話作為不同階段的主攻目標,各個擊破;(2)在每一節課中,新的語言知識的重難點內容要控制在20分鍾以內講授完;(3)在講授某個具體重要的語言問題(如單詞或句型或對話)時,講解要慢且細,但內容的轉換要快且過渡要自然。
(三)調動多種感官協同活動
英語課堂教學要吸引學生,取得較好的教學效果,教師還應積極調動學生的各種感官協同活動。在進行某個具體的語言點知識教學時,要把他們的視、聽、說活動協調起來進行,使他們邊看、邊聽、邊練習。心理學的研究表明:兒童從視覺獲得的信息只能記住25%,從聽覺獲得的信息只能記住15%,而把視覺和聽覺結合起來,就能記住65%。在英語課堂教學中,教師應盡可能安排各種興趣活動,如聽聽做做,聽音填詞,bingo游戲,聽音樂或唱歌傳認卡片,找朋友,猜物猜人,聽詞頭字母讀音拼寫單詞,單詞接龍,等等。通過這些活動,使學生不僅滿足其求知慾和好勝心,而且對同一語言知識的反復出現加深印象,加強記憶。在愉悅的課堂氣氛中,學生樂意注意力集中,從而更全面地掌握所授語言知識,理解其音、形、義之間的聯系。還可以利用錄像、幻燈、電影、電視等現代化教學手段,從而吸引學生,使他們在不知不覺中注意力集中,獲得理想的教學效果。
(四)留心觀察學生課堂反饋,適時調整
英語課堂教學要取得良好的效果,教師還要留心學生的聽課情緒及變化,收集課堂反饋信息,以適應學生的情趣特點,把握學生的情緒變化,設法創設生動有趣的語言環境,適時變換教學形式和方法,如進行小組比賽等,刺激學生的求知慾和好勝心,使學生有緊有松,有張有弛,努力克服單調模式化教學給學生注意力帶來的消極影響,最大限度地延長學生的課堂有效學習時間,培養學生運用語言知識的能力。
(五)作好課堂總結
英語課堂總結是對一節英語課所學知識的提煉、概括和升華,是「壓台戲」。由於一節課結束前,學生的思維一般比較疲勞,注意力容易分散,教師進行英語課堂總結要力求做到:(1)內容要概括,不要泛泛而論;(2)語言要簡煉,不要拉雜重復;(3)重點要突出,不要面面俱到。這樣既可使學生注意力集中,又能加深學生對所學語言知識的理解,起到及時強化復習的作用。
四、提高教學語言的藝術性,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英語課堂教學語言的藝術性是指英語教師創造性應用語言的實踐活動。教師語言水平的高低,對吸引和集中學生的注意力至關重要。17世紀捷克的教育家誇美紐斯曾形象地指出:「一個能夠動聽地教學的教師,他的聲音應該浸入學生的心裡,把知識一道帶進去。」要使英語課堂教學的語言達到吸引學生注意力的效果,應該做到以下幾個方面。
(一)語言要有感情
英語課堂教學語言離不開情感,缺乏感情的教學語言就像失去綠葉襯托的紅花一樣會黯然失色,會影響學生注意力集中的持久性,也不可能引起學生注意力高潮的來臨。英語課堂教學的過程是英語教師和學生知、情、意相互交流的過程,教師要用熱情誠懇的語言獲得學生的信任,對學生要充滿信任和希望,師生坦誠相待。精誠所至,金石為開,愛的情感在師生的心靈之間架起橋梁,成為學生自覺學習的內在動力,教師充滿感情的語言能喚起學生的積極思維,也能激發學生的熱情,師生之間產生感情上的共鳴,可以取得好的教學效果。
(二)語言要有韻律節拍感
在英語課堂教學中,往往遇到有些詞形或句型相近,難記難區別,但是把它們編成小詩、歌曲、繞口令,利用其韻律節拍感,讀起來琅琅上口,唱起來押韻合轍,從而激發學生的認知興趣,使學生的注意力集中。如「he,she;he』s,she』s」兩對詞,who』she/she?ishe/she、、、?兩個句型,義務教育教材中就有一首小詩:
Who』s he?Who』s she?
He』s Dean、She』s Jean、
Is he free?Is she free?
Come here and play with me、
這首小詩運用了韻律節拍,學生深深地被吸引,很快就記住了這兩對詞和兩個句型。
(三)語言要幽默詼諧,有創造性
在英語課堂教學中,教師的語言還要生動、幽默、詼諧,富有創造性,教師要設法創設各種語言情境,來調節課堂氣氛,如課堂上可以穿插這類猜謎游戲:
T(教師有表情地問):Hello,boys and girls!I』m your good friend、I have no arms and no hands、But I have four legs and a back、I can stand,but I can』t walk、Guess!What am I?
S(學生邊笑邊答):Ha!Ha!Ha!You』re a chair!
T(教師有表情地問):Hello!Who am I? Liu Ming is my son、But I am no this father、Do you know who I am?Guess,please、
S(學生邊笑邊答):Ha!Ha!You』re Liu Ming』s mother、
通過猜謎活動,緩解了學生思維的緊張,使大腦皮層興奮點暫時轉移。通過創造生動有趣的語言環境,化靜為動,動靜相諧;寓情於理,情理相生;寓情於景,情景交融;寄神於形,形神兼備,有效地吸引學生的注意力,從而取得良好的教學效果。
(四)語言要有啟發、指導性
一方面是指教師的教學語言要含有豐富的語言知識信息,能喚起學生的思維慾望,開啟學生的思維動機;另一方面是指教師要為學生思維留下迴旋餘地,進行學法引導、學法指導和學法交流。例如,將英語字母、單詞、句型和對話等進行對比歸類:(1)按讀音歸類;(2)按句型歸類;(3)進行詞形、詞義比較;(4)進行句型、句義比較;(5)進行短文對話線索比較。教學實踐表明:教師富有啟發、指導性的教學語言能吸引學生的注意力,引導學生對英語基礎知識「積零為整」,前後連貫,相互滲透,重難點突破,從而全面提高教學效果。
五、在課堂教學中恰當運用身勢語
在英語課堂教學過程中,教師除了運用有聲語言外,應自覺不自覺地運用無聲語言,即身勢語,如面部表情、眼神、手勢、動作等。恰當地運用這些無聲語言,可提高英語課堂教學的信息容量和准確性,增強師生間的感情交流,使學生在英語課堂教學中注意力更集中,更能持久。
(一)面部表情的作用
面部能表達非常豐富的情感,英語教師面部表情是學生在英語課堂教學中體驗教師情感的「溫度計」,滿面笑容,和顏悅色,給人以輕松歡愉的暗示;雙眉緊鎖,「板著臉」,給人以緊張憂慮的暗示。課堂教學的實踐使我深深地感到:在英語課堂教學中,教師面帶微笑、親切自然的表情能給學生以積極的情緒體驗,使他們感到老師和藹可親,從而勇於積極思維,敢於大膽發言。這樣做有助於學生學習興趣的激發,注意力集中的維持,記憶力的增強,理解力的加深。
(二)手勢的作用
在英語課堂教學過程中,要恰當地運用手勢的作用。如剛學英語時,教師邊說「Listen to me、」邊用手指指耳朵,示意學生聽;邊說「Look at the blackboard,please、」邊指向黑板,引導學生看;邊說「Look here、Is this your bag?Look there、Is that your bike?」指導學生區別單詞「here,there」以及「bag,bike」。當學生操練或表演結束時,教師豎起大拇指說「Good!」給學生以表揚和鼓勵。在英語課堂教學中,為了突出教學重點和難點,教師可運用強調的手勢,引起學生高度注意。不同的手勢表達不同的情感,但這並不意味著教學中運用的手勢越多越好,教師要選擇運用恰當的手勢,使手勢和所要表達的語言知識內容真正統一協調起來,起到潤色、強調和交流的作用。
(三)眼神的作用
眼睛是人心靈的窗戶,透過這扇窗戶,師生間有效地交流著大量的情感信息。英語課堂教學中,教師的眼神對控制學生的注意力起著重要的作用。如教師親切的目光會使整個課堂充滿和諧的氣氛;教師對某個思想「開小差」學生的注視會使他馬上產生「糾錯意識」,把注意力重新集中到學習內容上來,起到「此時無聲勝有聲」的作用;教師對全體學生的掃視會穩定學生的情緒。實踐表明:在英語課堂教學中,每當教師注視學生的次數減少時,學生注意力分散的情況就會增加。
(四)體態和走動的作用
教師文雅、大方、莊重、穩健的儀態和在學生中適當地走動,不但能增加英語課的吸引力和可信度,而且能給學生以美的享受,有利於學生注意力的集中。其他任何形態及動作上的嬌揉造作,頻繁走動,都有損於教師的形象和威望,都會誤導或分散學生的注意力,影響課堂教學效果。
總之,在英語課堂教學中達到控制學生注意力的有效途徑還很多。以上贅述僅是我教學實踐和理論學習中的一點感悟,錯誤和不妥之處,敬請專家、師友、同行批評指教,同時,祈望同大家一道在教學實踐和理論研究中,不斷探索英語課堂教學中控制學生注意力的新方法、新途徑,力求取得更好的教學效果。

㈥ 小學英語課題申請書內容怎麼寫

課題目標要明確,圍繞課題目標,寫明課題意義和價值,課題內容,具體操作辦法,參加人員和時間安排,預期的成果

㈦ 小學英語課題怎樣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結題申請書

課題結題申請書需要填寫前期工作報告及課題研究總報告,以下是《怎樣提高小學英語學習興趣研究》的課題研究總報告部分表述:

一、課題研究的目的意義

1、課題核心概念:興趣是指對事物喜好或關切的情緒。興趣可以使人集中注意,產生愉快緊張的心理狀態。這對人的認識和活動會產生積極的影響,有利於提高工作的質量和效果。在教學中,興趣教育是指教師用自己的教學和愛心來培養和喚起學生對所學知識和學科的一種積極情感;同時,又指教師對學生參與學習過程中所蘊含著的一種好奇、好問、好學的求知熱情和探索精神給予尊重、愛護和引導,使學習成為學生有興趣的活動。

小學英語興趣教育實質上是一種情感教育,能動性教育,它要求整個英語教學不但是一種語音、語調、語句的傳授和訓練,而且是一種溫馨的情感交流、智慧潛能的開發和社會交往能力的早期培養。

2、課題研究的目的意義

(1)研究的目的:小學生英語學習興趣的培養研究,旨在通過對教學結構、教學方法等方面的研究和探索,以迎合小學生性格心理特徵為起點,致力於尋求適合小學生心理、思維特徵的小學英語教學方法和模式。實現培養學生英語學習興趣,幫助學生掌握適合各自特點的主動學習方法的教學目標,分析和研究英語教學過程中興趣化的可行性和主要實施方法。力求為提升小學英語教學質量探索一條切實可行、效果明顯的興趣化教學之路。

(2)研究的意義:素質教育區別於傳統教育主要的一點就是摒棄傳統教學中機械、呆板的單向教學模式,以情趣教學、樂感教學為發展方向。還學生以學習的主動權,寓教於樂,培養學生的學習的興趣,引導學生主動學習。在生動活潑的教學過程中培養學生獲取知識的能力。因此,小學英語情趣教學的研究體現了素質教育的這一總體要求,與素質教育發展的大方向是契合的。

小學生年齡小,活潑好動,好奇心強,接受能力強,因此,形式多樣的興趣教學容易為小學生接受。同時小學生具有感性大於理性、情緒波動大、耐心不足、注意力易分散的特點。興趣教學期望通過生動活潑的教學不斷調整和刺激學生的興奮點,吸引學生注意力,從而獲得較好的教學效果,應該說興趣教學是因材施教教的正確方向,具有廣闊的研究和實踐前景。

總報告要求字元較多,一時難以寫作出來,可按 課題結題總報告的撰寫技巧和注意事項根據自己課題實際研究情況進行總結撰寫。

㈧ 如何開展小學英語小課題的學習研究

目前,基礎英語教學的發展速度和水平遠遠不能滿足我國現階段發展的需要,更不能滿足我國經濟走向全球的需要。因此,對於提高我國目前的英語教學水平與方法是迫在眉睫的,我國教育部正加大基礎教育改革,特別是課程改革的力度,教育部《關於積極推進小學開設英語課程的指導意見》文件就小學英語教學的模式與方法一點指出:根據小學生學習的特點,小學英語教學要創建以活動課為主的教學模式;教學重點是培養學生用語言進行交流的能力。為此,在我校領導與教研室的支持與幫助下,我們成立了《以活動為英語教學的主要形式提高學習興趣與語言交際能力》課題組。2002年2月,我們開始了本課題的醞釀和准備,學習了有關文獻資料,在2002年9月課題申報之後,我們便開始了積極的嘗試,有意識地在教學的各個環節中採取活動的教學方式,取得了良好的教學效果,也正是因為這些嘗試,學生進入六年級學習英語的興趣有增無減,連續幾年來,在小升初畢業統考中,我校英語名列全市前茅,這更堅定了我們進行該課題研究的信心。今天我主要從以下幾方面簡略地介紹一下是如何開展這個課題研究的。
一、本課題研究的必要性與內容介紹
(一)研究的必要性
1.現代教學已定位於素質教育。素質教育強調要讓每一個學生都得到生動活潑地發展,素質只有在活動中才能形成,也只有在活動中才能展現,活動型教學以關注學生的學習體驗、情感滿足和實踐應用為宗旨,有利於師生和生生情感的溝通,在活動的過程中,師生之間達到了知識與情感的交流,這正是素質教育的目標所在。
2.新課程改革圍繞著學生的活動展開。英語課程改革指出要改變過於強調接受學習、死記硬背、機械訓練的現狀,倡導體驗、實踐、參與、合作與交流的學習方式,而「活動」教學,主要指以在教學過程中構建具有教育性、創造性、實踐性、操作性的學生主體活動為主要形式,以鼓勵學生主動參與、主動探索、主動思考、主動實踐為基本特徵,以實現學生多方面能力綜合發展為核心,以促進學生整體素質全面提高為目的的一種新型教學觀和教學形式。活動能激發和培養學生學習英語的興趣,形成有效學習策略,發展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和合作能力。在課堂中,以活動為教學的主要形式,會大大提高課堂效率。
(二)研究內容簡介
我們研究的主旨是:改革傳統的以「接受式學習」為主的教與學的方式,讓教師用活動性學習的思想指導自己,變革自己的教學方式,讓學生掌握並應用活動性學習方式來進行學習,充分發揮學生學習的主動性與積極性,讓學生在輕松愉快的學習氛圍中學習英語,掌握英語,最大可能的調動每一位學生學習英語的興趣,不讓一個學生掉隊,圍繞課題思想,我們確立了以下四個主要研究內容:
1、活動的內容。英語教學是語言教學,與活動密不可分。「活」主要包括三個方面:1)把文字活化為話語;2)把教材內容活化為客觀實際;3)把教學活化為交際。「動」也包括三個方面:1)身體各個器官動;2)認知結構動;3)人的主體意識動。活是第一位的,活為動,活才能動,活動是為了掌握英語。以上這幾點,都屬於我們課題研究的范疇。
2、活動的環境、語境、情境。活動離不開環境,這里的環境指英語課堂教學的內部環境,即與活動相關的條件。語境指語言的輸入到輸出的語境,即是說從一開始就按語言的功能進行語言輸入活動,並在直觀、生動、具有意義性的訓練中掌握語言。情境指在學習課文時通過活動把教材內容的情境激活起來,引導學生進入角色,使學生身臨其境,在智力、心理和體力幾方面結合起來參與學習。
3、英語課堂活動的類型。按照課堂教學的一般程序,活動可分為呈現活動、練習活動、交際活動。這一類型決定了我們在英語課堂教學的各個環節,根據教材特點與學生實際,採用不同的方式方法。
在課堂教學中不能為了活動而活動,必須注意活動教學的原則性,這也是我們研究的重要內容之一。1) 有效性原則。活動的設計與創設要能以刺激學生的技能與激活學生原有知識為目的,時機要恰當,要緊跟其所服務的教學環節,不能為了活動而活動,對所設計的教學環節必須要有一定的服務性。2) 多向性原則。在課堂教學的各個環節中,針對不同層次的學生創設不同的活動,給每一個學生有練習的機會,同時要具備競爭、激勵的功能,即非輕而易舉又非高不可攀。3) 成功性原則。我們要創設學生極可能成功的活動,活動成功不僅能增強學生學習語言的成就感,而且還能鼓勵他們主動探尋,縱深發展。4) 趣味性原則。我們所創設的活動在追求成功性的同時,應充分考慮趣味性原則,充滿情趣,形式多樣,加強學生的主動參與。否則時間一長,學生就會厭倦,降低學習動機。
4、活動性學習學生學習評價研究。傳統的評價標准和方式束縛了學生,不利於學生主體性的發展。既然學生的學習方式需要變革,那麼應該有與之對應的評價標准來引導。因而,我們擬制訂出一套活動性學習方式下的學生學習評價標准。
二、 近兩年研究工作概述與進展情況
1、理論學習。活動教學雖不是一種全新的學習方式,但要使教師能切實運用這種思想指導教學,還需加強理論的學習。從2002年起,我們組織教師認真學習了課題方案,聘請專家或校內人員對教師進行了多次理論輔導,其主要專題有:《走進新課程》、《新課程理念下的創新教學設計》、《英語教學交際論》……,除了理論講座外,另一種學習方式是鼓勵教師自學,我們對教師提出了每學期讀一本專著,做一萬字的讀書筆記,每周學一篇業務文章的要求,定期進行交流討論。
2、課堂教學研究。我們從學科課堂教學和綜合活動課課堂教學兩方面內容進行研究。在集體研究方式上,我們採取課前集體備課、課後評議總結。即每學期重點開展幾次校級課堂教學研究,確定執教人員後,組織部分人員運用課題思想認真反復多次備課,力求體現課題思想,上課後組織教師圍繞課題思想認真評議,我們還將課題思想分解為一些小的專題,由教師討論,力求通過交流,總結出基本觀點。在教師個人的研究方式上,我們提出了「自學反思」模式。「自學」即「每學期讀一本專著,做一萬字筆記,每周讀一篇業務文章」。「反思」主要有以下方式:是課堂教學中堅持「三段式」,即備課時必須寫「課前設想」,即讓教師備課時想到如何用課題思想指導自己本節課的教學。課中要求克服傳統弊端,最大限度地落實,課後堅持填寫「反思」欄目及寫課後記,為引導教師形成反思習慣,我們對備課的書面設計進行了改革。通過學校有計劃的研究活動及教師的「自學反思」,形成合力,使教師盡快實現教學方式的變革。
3、學生活動。主要指學生的課外活動,具體形式有:創辦英語角;每學期舉辦一次英語周;開展英語手抄報、歌詠、口語、演講等競賽活動。上學期我們舉辦了英語聖誕大聯歡活動,學生參與人數接近二百人次,在各種各樣的課外活動中,發掘學生的潛能,真正實現活動教學的優越性,彌補課堂教學中的缺憾。
4、在課題思想方面。全體課題組教師增加了對活動教學的概念及特點的理解,也加深了對新課程的解讀。我們認為,活動是一種學習方式,它可廣泛應用於課堂教學中;採用活動教學思想與新課程思想是一致的,是不矛盾的,搞好本課題研究能較好地實踐新課程。我們也深信該課題的研究將「迫使」教師實現教學思想及方式脫胎換骨式的改變。
5、課堂教學方面。通過兩年的研究,我們對如何在課堂上採用活動的教學方式有了初步的體會,即:在課堂教學中,一是在教學的各個環節認真地組織活動,創造性發揮活動的中介這作用,使活動成為英語教學返樸歸真的途徑,成為學生智力、情感得到發展的紐帶。二是以「活動」為主要方式,可分為學生同桌活動、小組合作活動、師生共同活動等,突出學生主體地位;三是及時「反饋」,將活動過程及結果反饋,自主獲取新知,實現師生之間、生生之間的多向交流。現以具體實例談談各個環節的具體做法:
1)復習活動(以牛津教材 5A Unit2為例):本課B部分重點內容是對under ,behind, beside、between 等介詞和介詞片語的學習與靈活運用。學生在之前對on ,in、near 有了一定的掌握,對on 、in 、near的掌握有助於更好地學習under 、behind, beside與between,所以我加強了對on 、in、near 的復習,設計了以下活動。
a)Ask and answer 。通過擺放物體,教師問學生答,或是半班問半班回答。
b)Sing a song 《In the classroom》
這是一首旋律歡快的樂曲,不僅可以使學生思維得到集中,精神得到振奮,更主要的通過對這首歌的吟唱,又可以加深對on , in的鞏固。
c)Play games。心理學家弗洛伊德提出:「游戲是由愉快原則促動的,它是滿足的源泉。」做游戲可以滿足他們愛動好玩的心理,使注意力不但能持久、穩定、而且注意的緊張程度也較高。針對本課的特點,我安排了兩個游戲,一是聽指令,做動作,要求學生快速地反應。如:Put your pen on your nose.二是猜人或物在哪裡,這樣既達到了游戲的目的,又加強了對已學過介詞的復習,在游戲中學生的情緒始終高漲,並在愉快的氣氛中進行著,這樣為新知的學習作了極好的鋪墊。
2)呈現活動。呈現的內容清晰與否,直接影響了學生對新知的掌握,清晰明了的呈現,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對詞彙我們可利用實物,投影,簡筆畫進行直觀呈現,而對於整體性較強的句型或是對話內容,用直觀明了的手段整體呈現,一些反應力較弱的學生不易接受,針對對話的內容,我們可以在復習階段中進行必要的鋪墊活動,在呈現中設計相關的情景活動,給學生尤其中下等學生有思想上的准備。以牛津教材3A Unit7為例,我是這樣設計的,在復習階段中,我以學生熟知的dog、cat、panda、monkey等玩具動物,復習了This/That is my/his/her dog/cat/panda/monkey.以Look, This/That is my/his/her dog/cat/panda/monkey和Look at my/his/her dog/cat/panda/monkey鋪墊了 Look at his shirt.與Look,this is her jacket. 等等,這樣在呈現本課衣物之後通過我與學生創設的情景對話再學習本課,學生對文中的重難點詞句就有了輕松愉快的感知,Look at …與Look,this is …倆句型掌握起來就不易混淆,學生學這節課就成功了一半。
3)練習活動。這是呈現後所進行的訓練聽、說、讀、寫的技能活動,在這一階段,如果僅僅停留於簡單的聽讀跟讀、齊讀機械的練習,久而久之,學生的興趣會降低,即便在呈現階段他們的興趣與學習慾望有多強烈,也會造成記得快,忘得也快的不良現象,針對不同課型,我們不妨設計不同的練習活動。以牛津教材5A Unit6為例,在這一階段我設計了以下練習活動:
a)我做動作學生快速說出短語(教材B部分內容)。這步訓練最終目的還是引導學生對所學短語的掌握,但事實上的確是避免了機械性的聽讀與跟讀。
b)我說前半句,學生說出後半句。如,前I』m, 後 standing;前He』s,後sitting.等。這項活動對學生的要求比上一步更高,充分保證了學生的思維處於緊張集中的狀態,同時這樣的訓練,讓學生從整體再進一步感知一般現在進行時的構成方式,比機械地告訴學生構成方式效果要強百倍。
C)問答活動。在上述的練習上到問答的練習,如:What are you doing?What is he/she doing? 是學生用所學語言知識點進行交際活動的基礎,同時也稍微緩解了上述活動中緊張的課堂情緒,使課堂教學氣氛有張有弛。
d)採用chant形式。對於長的句子、難的句子,就初學者來說我們可採用chant 形式。如三年級學生第一學期就出現了What』s your name?學生通過教師的多次提問,知道這句的含義並且能毫不猶豫地回答:I』m…但說起這一句問句來較吃力,更不用說達到交際運用的目的,我以chant形式,在極有節奏的吟誦中讓學生鞏固所學句子,學生對新鮮的跟讀興趣極高,完全摒棄了機械性的跟讀,我是這樣設計的, name↗,name ,↘your name↗,What』s your name? (配以拍手節奏)。除我們自編chant 形式之外,教材中很多單元最後一部分中有「rhyme」形式,我們可以把本單元重點知識改編入「rhyme」中進行鞏固。
4)鞏固活動
在鞏固環節中,一般我們把它分為口頭鞏固與書面鞏固。口頭鞏固就是把以課本為中心的活動向以生活為中心的活動轉化,讓學生在模擬的,相對真實的語言情境中進行實踐活動,發展他們用英語進行交流並解決問題的能力,也就是培養學生的交際能力。在很多英語課堂上,我們看到的更多的是師生示範對話、倆倆或是小組表演對話,這對充分開展學生的想像力與創新力是有一定的束縛性的,除此之外,我們還可以安排其它的一些活動。以牛津教材4B Unit1為例,對於職業詞彙的鞏固,在課文給以學生的情景中,學生最多隻會虛擬人物或自身身份進行倆倆交際活動。我們可以引導學生開展三人以上的小組活動,詢問其他同學父母的職業,如:Is your father a teacher?Is his mother a nurse?,這樣圍繞這個話題,可以展開多個人的會話,從而真正達到所學語言進行交際運用的目的,而不是簡單化的模仿。在口頭鞏固活動中,還可以安排與所學內容聯系密切的游戲,只要我們細細鑽研教材,都會有新的發現。當然不能為游戲而游戲,游戲的創設應以有利於加強對所學知識的升華,有利於刺激少數不喜歡開口說話的學生想說出來的慾望為目的。

㈨ 如何轉化英語學困生的課題研究的立項申報書

一.課題研究的意義和價值
在新課程背景下,我校仍存在著一定數量的學困生,這到底是那些因素造成的? 值得我們去研究,去轉化。
對學習困難的學生(學困生)而言,我們要促進他們的轉化與發展。每一個學生都是一個獨特的個體,學困生同樣也具有他(她)的獨特性。如果教師能夠尊重、理解、適度地認可學生的這種見解,並為他們提供獨特的表現機會,就可能會激發學困生的表現慾望和學習潛能。
通過本課題的研究,探索出新課程背景下,學困生的產生的原因。學困生的問題是幾十年來一直困擾廣大教育工作者的問題,它到底與哪些因素有關?通過本課題的研究,幫助學困生找出學習困難的原因,完成新課標提出的義務教育階段,每個學生在學習方面應該完成的學習任務,在思維能力、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等多方面得到進步和發展,從而為促進學生全面、持續、和諧地發展,開拓新的思路。通過課題研究,促使教師能根據學生的實際情況進一步改進課堂教學的方法和手段,提高課堂教學的針對性和目的性;使教師真正做到新課程標准所要求的:「教學應從學生的實際出發,創設有助於學生自主學習的問題情境,引導學生通過實踐、思考、探索、交流,獲得知識、形成技能、發展思維,學會學習,促使學生在教師指下生動活潑地、主動地、富有個性地學習。」 使教師課堂教學變得更加有效,讓學困生也能快樂的學習。
二.課題研究的目標、研究內容和創新之處
1. 研究的目標:
(1)以現代教育理論和教育規律為依據,全面探究學困生形成原因。通過對 「學困生」調查分析,對造成學生學習困難的原因歸類分析,針對不同的「學困」原因提出具體的轉化策略,或改變 「學困生」對學習的態度,或提高他們的學習興趣、熱情,改善學生學習的動機,或增強學習的意志和韌性等,通過各種轉化機制讓他們「會學」、「想學」,變「苦中學」為「樂中學」,讓他們也能嘗試到學習成功的喜悅。
(2)通過課題研究,把握有效轉化學困生的方法和手段,最大程度地克服學生兩級分化,提高教學質量。通過本課題的研究,總結出一整套的教學方案,在課堂教學和教學設計中,更多地考慮到每個學生,最大限度防止 「學困生」的出現;對於有分化趨勢的學生及時採取應對措施;對於由於種種原因對學習確實出現「困難」的同學要分類地制定有效的轉化策略。所有的這些研究,最後形成一定形式的文字材料,以有助於繼續深入的研究和經驗的傳承。
(3)通過本課題的研究,進一步更新教師的學生觀、教學觀、評價觀等在內的新課程教育理念,特別是要研究出對於學生發展性評價的一個切實可行的具體方案。
(4)通過本課題的研究,對「學困生」產生的背景、轉化機制有深刻的認識,並寫成有一定質量的經驗總結性文章和論文,有較強的參考價值,爭取能夠推廣應用。

2.研究的內容
(1)、研究小學學困生產生的主觀原因,學生的學習目的性、學習的意志和毅力、學習方法、學習效率、已有的認知水平、思維能力等;
(2)、研究小學學困生產生的客觀原因如:社會原因、教師的原因、家庭的原因等;
(3)、研究採取針對性的方法,阻斷產生學困生的主觀和客觀因素;
(4)、對現已出現的學困生,研究採取有針對性的轉化策略和方法。
三.課題研究思路、研究方法和實施步驟。
本課題根據新課改的要求,通過調查、實踐、研究和總結反思等幾個環節,積極探索學困產生的原因,如何去轉化學困生,本課題研究分三個階段:
1、前期准備階段:(2009.5---2009.9):
(1)運用文獻資料法,收集資料,擬定課題研究方案。
(2)運用調查分析,對當前本校學困生學習中存在的原因進行先期的調查。再對學生學習現狀進行分析,提出改進對策。
2、實施研究階段:(2009.10---2011.11)
(1)運用行動研究法,在部分班級進行先期的重點實驗研究。這一課題的研究分兩個階段實施。
第一階段:(2009.10---2010.10)重點進行對學困生學習成績較差、在思維能力,學習方法,學習習慣,身體健康等進行調查、分類和分析。
第二階段:(2010.11---2011.11)根據學困生產生的原因,探究如何把學困生轉化過來。
(2)定期進行全校性的課堂教學觀摩和研討活動,開展經常性的校本教研活動,在實踐中研究分析學困生轉化的策略。
(3)運用經驗總結法,收集資料,總結階段性成果,撰寫論文,進行階段性匯報,將實驗成果向全輔導區推廣。
3、總結結題階段:(2011.12---2012.5)
(1)總結實驗成果,撰寫研究報告。(2)結題。(3)展示,推廣研究成果。

熱點內容
年級下冊英語第六單元試題 發布:2021-03-15 14:24:47 瀏覽:649
初中英語教研活動簡報 發布:2021-03-15 14:24:24 瀏覽:505
英語培訓機構簡歷模版 發布:2021-03-15 14:24:04 瀏覽:793
重慶大學虎溪校區英語角 發布:2021-03-15 14:23:12 瀏覽:768
孩子要不要上英語培訓班 發布:2021-03-15 14:23:05 瀏覽:960
如何提高高考英語聽力 發布:2021-03-15 14:22:34 瀏覽:590
英語思維導圖四年級下三單元 發布:2021-03-15 14:22:27 瀏覽:205
沂水英語培訓 發布:2021-03-15 14:21:43 瀏覽:242
2018中職英語試卷答案 發布:2021-03-15 14:21:36 瀏覽:918
15高考英語全國2 發布:2021-03-15 14:21:10 瀏覽:83